關於三角點 ---- 最後的138方里

      首先介紹幾種常見三角點的來歷,日本人來台灣後,那時候的台灣還沒有一份現代化的地圖,為了統治的需要首先做的是平原和丘陵地的土地調查,為此製成比例尺為二萬分一的四百多張堡圖並埋設總共3,969點的「三等三角點」與「圖根點」,三等三角點基石頭部15CM*15CM號碼是漢字直刻1~1142號;圖根點基石頭部12CM*12CM無號碼,一面刻土地調查局另一面刻圖根點,共有二千八百多顆,這二種基點就被稱為「地籍測量三角點」,也可以說在1904年時全台灣各地只存在地籍點,其餘的深山地帶還沒有經過測圖因此也沒有任何基點,一、二、三等大地測量時會用到的陸測點和森林資源調查用的「森林點」都還沒出現,接下來是1910~1914年的林野調查,這同時也是台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實施五萬分一番地地形圖(日本人也有稱五萬分一堡圖)的繪製時期,自出版的番地圖上看不到新設基點,有的只是堡圖時代已存在的地籍三角點,這4年的測量因為趕時間加上精確度不足的緣故似乎沒有在圖上增設新三角點。

      根據日本人當初設置基點的順序,最先做的是一等三角測量,之後才是二等和三等測量,台灣因為情況特殊,為執行土地調查反而是先單獨設立千餘個地籍三等三角點,1906(中國的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還在世)東京天文臺技師測定埔里虎子山一等點的經緯度(235832.340/1205825.975),緊接著1909年開始一等三角點的選點,1914年造標(埋下三角點)1914年基線測量(共有宜蘭、埔里、鳳山三條基線)1916年觀測,1921年完成除番界外約全台灣2/3的一等三角測量,台灣一等點三角網各點間的距離比起日本內地一般45KM短平均約30KM,其中最長的有89KM最短僅5KM二等三角測量1919年開始,1924完成和一等測量同面積的範圍,1929年又增加93方里(1日里等於3.927公里,1方里 = 15.42平方公里,93方里約1430平方公里相當於新竹縣面積)的二等和三等測量,剩下的727方里預計在1936年完成測量。三等三角測量1921年著手(不同於1900~1904的地籍測量)1925完成和一、二等同面積的區域,1930年亦再增加93方里的測量;三等三角測量的部分預計在1939年完成,最後包括完整地圖出版,全島的地形測量定於昭和18(1943)完成。

      根據資料上已知的陸測三角點分佈狀況,估計約有4.5張的五萬分一地形圖範圍內沒有設立三等三角點(參考附圖),日本時代的五萬分一圖每張圖寬度是經度15(25.5KM),南北向的緯度則是10(18.5KM),這代表經度緯度各一度的範圍內可包括24張圖,全台預計有110張圖,4.5張圖的面積相當於2130平方公里(和宜蘭縣面積相當)佔台灣全島約6%,這個面積換算成日制大約138方里,也就是自1931年以後陸地測量部又將剩下的727方里未測量區域減少到只剩138方里,和當時其它已完成並出版的圖相比,一張完整的五萬分一圖,一等點平均有1個、二等點數量約3~5個、三等約18~25個,所以推測在此範圍約少放了70~100個三等點,實際上此範圍中找得到資料的一等點有4個、二等點13個、三等點除了邊緣外實際數量是零,從已知的測量資料中來看此範圍內應該有完成一、二等三角點的選點、造標、觀測和計算(或幾乎完成,二等點原來預定在1936年完成,隔年1937中日戰爭爆發),雖然二等點的數量低於平均數(郡大社和丹大社這二張圖應該各有34點目前僅有巒潭和駒盆各1點,根據該地區面積的平均值,二等點的數量約有18個,也就是說大約少放5個二等點),但是這些一、二等基點在測量成果表上都擁有精密的座標值只有部分缺少高度和點位的名稱,所以二等三角點測量工作應該大致完成,因三等點確定未能完成造標及觀測,故可肯定沒有該區域完整地形圖問世(1944年因戰爭的緊急需要,預料於美軍登陸台灣後會有深山地區的作戰,曾以早期番地地形圖加上部分地上照像資料補足空白),當時若沒有戰爭的干擾,預定在昭和14(1939)就可完成全島的測量。昭和六年末(1931),第一階段的三角測量完成後發行了最新完成的地圖及測量成果,當時除了727方里的番地外,約有18幅五萬分一地形圖未完成或部分完成,在此同時剩下的區域正在持續的積極測量中,第二階段的三角測量工作因為沒有來得及全部完成,剩餘的18張五萬分一地形圖中有多張完成印刷並出版,有幾張則是有埋設三角點也有完整測量資料獨缺地圖問世,還有些點位資料不全,最慘的區域例如「郡大社」這張圖則是連三等基石都沒放半個當然也就沒有出版地形圖了,七七事變於1937(昭和12)發生之後,台灣的測量事業處於半停頓狀態,其中「白姑大山」這一張最後的五萬分一地形圖出版(註明昭和1113年測圖,地上寫真測量,昭和14(1939)1125日印刷,同年1130日發行),接下來1941太平洋戰爭期間,測量人員紛紛被徵召深入南洋各處佔領地及戰地,個人認為就是差這2年才造成這片完全沒有三等三角點的空白區域,戰後自中國大陸撤退至台灣的軍方聯勤測量隊接手台灣的大地測量,30多年之後才有完成於1980年的全台三角點檢測,但似乎並沒有真正去將日人來不及做完的三等測量補足,除了新中橫預定路線有做三等測量,在原本的4.5張圖範圍中,重新拿舊點來用的並不多,一等點東郡大山和馬西山的位置無可取代,但王武塔和崙太文這2個就沒有再使用,二等點13個之中除了同富山以補點取代,只有塔芬和大里仙山有重測過,剩餘的10處地點到目前仍然沒有測出正確的標高,造成中央山脈最高峰秀姑巒山雖名列五岳,至今正確高度沒人知道(3860M3805M),郡大山獨霸一方但海拔高度(舊的是3292M,新的是3265M)依然還是一個謎。

      森林三角點並沒有和地籍三角點共存一地的情況,主要是森林點大都分佈在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而地籍點則是位於平原和丘陵地,少數有重複的地區也因為直接將原有的地籍點拿來共同,因為地籍點是日治初期臨時土地調查局實施全台土地清查時所設(1900~1904),除了東部當時的開墾地很少僅執行地形測量,西部和北部都兼具地籍及地形測量,地籍測量的成果是數以萬計的舊地籍圖,加上地形測量後出版的圖稱為「二萬分一堡圖」,森林三角點應該是源自於森林計畫事業,由殖產局山林課所埋設,此一事業始自民國14(大正14年,1925),歷經20年完成。正當森林點埋點造標之時,若當時預定施測的山頭已設有基石,則不另外再去設置森林點,1925~1945年和陸地測量部的三角測量幾乎同時展開,因此這二種基石的埋設一定會有先後之別,目前發現有森林點和陸測點同時存在的山頭,據推算應該是森林點先埋設,因為陸測包括一、二、三等三角點都不會使用森林點來共用(森林點只相當於四等的圖根點),而是僅會採用部分地點合適的地籍點(二等和一等陸測點除外),陸測一等和二等通常不會和地籍點共用,因此就有三等地籍點和一、二等陸測點共存一地的現象(二個基點並立),地籍點的精密度相當於陸測三等點,基石的尺寸規格等同一般陸測三等三角點,地籍三角點數量有一千餘顆等級全部都是三等,1898年左右規劃地籍測量時應該就已對未來台灣的地形測量預做準備,也因此1920年代以後展開的三等陸地測量自然會將部分地籍三等三角點和新設置三等陸測點共用(後來陸測時不再立新點直接用舊有地籍點來測量),也因此才會有三等陸測點和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分別並立(例如嘉義中埔山161M),但沒有三等陸測點和三等地籍點共存一地的例子,已有臺灣臨時土地調查局、內務局、殖產局、財務局及陸地測量部設立之基點時森林點就不再新設而直接代用,為此之故,資料上同時有陸測和森林點的地點若找不到森林點,就能推測是先有陸測點存在,但是若森林點和陸測點距離超過百公尺又分處不同山頭,那誰先誰後就無法比較了。

 

未完成三等測量地區的基點資料


項次

山名

 

  

     

   

1

東郡大山

3619M

一等三角點

南投縣縣信義鄉

已經聯勤測量隊重測

2

崙太文山

2937M

一等三角點

高雄縣桃源鄉

基點等級不明

3

王武塔山

2015M

一等三角點

花蓮縣萬榮鄉

 

4

多美麗山

2305M

二等三角點1676

花蓮縣卓溪鄉

 

5

大里仙山

2050M

二等三角點1677

花蓮縣卓溪鄉

已經聯勤測量隊重測

6

新仙山

3127M

二等三角點1678

花蓮縣卓溪鄉

 

7

塔芬山

3068M

二等三角點1679

高雄縣桃源鄉

已經聯勤測量隊重測

8

馬西山

3429M

二等三角點1680

花蓮縣卓溪鄉

提升為一等測量

9

公山

2635M

二等三角點1681

花蓮縣卓溪鄉

 

10

秀姑巒山

3805M

二等三角點1691

南投縣信義鄉

 

11

巒潭山

2778M

二等三角點1692

南投縣信義鄉

 

12

駒盆山

3089M

二等三角點1693

南投縣信義鄉

 

13

郡大山

3265M

二等三角點1694

南投縣信義鄉

 

14

新鄉山

1460M

二等三角點1696

南投縣信義鄉

 

15

金子山

3005M

二等三角點1697

南投縣信義鄉

 

 

20046月初稿

20049月修訂

 

參考資料:

蘇夢淮兄所提供「陸地測量部在臺灣的測量概況」1932

台灣五萬分一地圖集成  學生社  昭和57115

張炎憲 陳美容編  台灣史與台灣史料1993

臺灣省三角點成果表

下面這個網站有日本的測量史,其中也包括台灣在內http://www.ceres.dti.ne.jp/%7Ejn1rel/index/history.html